环保设备技术研发生产厂家
环保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
全国服务热线
021-61282078
多年环保行业服务经验
致力污水和废气处理服务
上 海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| 发布 |
上 海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|
GB 3097 GB 3838 |
海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|
||
GB 6920 GB 7466 |
水质 水质 |
pH 值的测定 总铬的测定 |
玻璃电极法 高锰酸钾氧化-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
GB 7467 | 水质 | 六价铬的测定 |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
GB 7475 | 水质 | 铜、锌、铅、镉的测定 |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GB 7484 | 水质 | 氟化物的测定 | 离子选择电极法 |
GB 7485 | 水质 | 总砷的测定 |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|
GB 7494 | 水质 |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|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|
GB/T 8170 |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| ||
GB 9803 | 水质 | 五氯酚的测定 | 藏红 T 分光光度法 |
GB/T 11889 | 水质 |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-(1-萘基)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| |
GB 11890 | 水质 | 苯系物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GB 11893 | 水质 | 总磷的测定 |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
GB/T 11896 | 水质 | 氯化物的测定 | 硝酸银滴定法 |
GB 11901 | 水质 | 悬浮物的测定 | 重量法 |
GB 11903 | 水质 | 色度的测定 | |
GB 11907 | 水质 | 银的测定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GB 11911 | 水质 | 铁、锰的测定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GB 11912 | 水质 | 镍的测定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GB 13192 | 水质 |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GB/T 13267 | 水质 | 物质对淡水鱼(斑马鱼)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| |
GB/T 13897 | 水质 | 硫氰酸盐的测定 | 异烟酸-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|
GB/T 14204 | 水质 | 烷基汞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GB/T 14376 | 水质 | 偏二甲基肼的测定 | 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|
GB/T 14377 | 水质 | 三乙胺的测定 | 溴酚蓝分光光度法 |
GB/T 14378 | 水质 | 二乙烯三胺的测定 | 水杨醛分光光度法 |
GB/T 14552 | 水、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 |
GB/T 14672 | 水质 | 吡啶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GB/T 15503 | 水质 | 钒的测定 | 钽试剂(BPHA)萃取分光光度法 |
GB/T 15504 | 水质 | 二硫化碳的测定 | 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|
GB/T 15505 | 水质 | 硒的测定 |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|
GB/T 15959 | 水质 | 可吸附有机卤素(AOX)的测定 | 微库仑法 |
GB/T 16489 | 水质 | 硫化物的测定 |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
GB 18466 |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| ||
GB 18918 |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| ||
GB/T 21814 | 工业废水的试验方法 |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| |
GB/T 31195 | 高氯高氨废水 |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| 氯离子校正法 |
CJ/T 51 |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| ||
HJ/T 59 | 水质 | 铍的测定 |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HJ/T 60 | 水质 | 硫化物的测定 | 碘量法 |
HJ/T 70 |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| 氯气校正法 | |
HJ/T 72 | 水质 | 邻苯二甲酸二甲(二丁、二辛)酯的测定 | 液相色谱法 |
HJ/T 73 | 水质 | 丙烯腈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HJ/T 74 | 水质 | 氯苯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HJ/T 83 | 水质 | 可吸附有机卤素(AOX)的测定 | 离子色谱法 |
HJ 84 | 水质 | 无机阴离子(F-、 Cl-、 NO2-、 Br-、 NO3-、 PO43-、 SO32-、 SO42-)的测定 | |
色谱法 | |||
HJ/T 195 | 水质 | 氨氮的测定 |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|
HJ/T 200 | 水质 | 硫化物的测定 |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|
HJ/T 341 | 水质 | 汞的测定 | 冷原子荧光法(试行) |
HJ/T 343 | 水质 | 氯化物的测定 | 硝酸汞滴定法(试行) |
HJ/T 344 | 水质 | 锰的测定 |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|
HJ/T 345 | 水质 | 铁的测定 |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(试行) |
HJ/T 347 HJ/T 399 |
水质 水质 |
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|
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(试行)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|
HJ 478 | 水质 | 多环芳烃的测定 |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-高效液相色谱法 |
氰化物的测定 |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|
铜的测定 铜的测定 |
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2,9-二甲基-1,10-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|
氟化物的测定 氟化物的测定 |
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|
银的测定 | 3,5-Br2-PADAP 分光光度法 |
银的测定 | 镉试剂 2B 分光光度法 |
总有机碳的测定 | 燃烧氧化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|
挥发酚的测定 | 溴化容量法 |
挥发酚的测定 | 4-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
五日生化需氧量(BOD5)的测定 | 稀释与接种法 |
氨氮的测定 氨氮的测定 |
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
氨氮的测定 | 蒸馏-中和滴定法 |
钴的测定 | 5-氯-2-(吡啶偶氮)-1,3-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 |
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的测定 | 连续滴定碘量法 |
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|
N,N-二乙基-1,4-苯二胺滴定法 N,N-二乙基-1,4-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|
五氯酚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| 气相色谱法 |
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| 碘-淀粉分光光度法(暂行) |
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| 169 成色剂分光光度法(暂行) |
总汞的测定 甲醛的测定 |
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|
钡的测定 钡的测定 |
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|
总氮的测定 |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|
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
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|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| 液液萃取/固相萃取-气相色谱法 |
氰化物等的测定 | 真空检测管-电子比色法 |
氨氮的测定 氨氮的测定 总氮的测定 总氮的测定 |
连续流动-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连续流动-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|
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 | 连续流动-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
总磷的测定 钒的测定 |
流动注射-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肼和甲基肼的测定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|
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液液萃取/气相色谱法 |
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|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|
汞、砷、硒、铋和锑的测定 | 原子荧光法 |
HJ 699 | 水质 | 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 |
HJ 700 水质 65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| |||
HJ 715 | 水质 | 多氯联苯的测定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716 | 水质 |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744 | 水质 |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748 | 水质 | 铊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 |
HJ 755 | 水质 | 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| 纸片快速法 |
HJ 756 | 水质 |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| 紫外分光光度法 |
HJ 757 | 水质 | 铬的测定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HJ 776 | 水质 | 32 种元素的测定 |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HJ 788 | 水质 | 乙腈的测定 |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|
HJ 789 | 水质 | 乙腈的测定 | 直接进样/气相色谱法 |
HJ 806 HJ 810 |
水质 水质 |
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测定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|
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811 | 水质 | 总硒的测定 | 3,3'-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 |
HJ 822 | 水质 |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823 HJ 824 HJ 825 |
水质 水质 水质 |
氰化物的测定 硫化物的测定 挥发酚的测定 |
流动注射-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
HJ 826 | 水质 |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| 流动注射-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
HJ 828 | 水质 |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| 重铬酸盐法 |
HJ 895 HJ 896 |
水质 水质 |
甲醇和丙酮的测定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|
顶空/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898 HJ 899 |
水质 水质 |
总α放射性的测定 总β放射性的测定 |
厚源法 厚源法 |
序号 | 污染物控制项目 | 排放限值 |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|
1 | 总汞(以 Hg 计) | 0.005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2 | 烷基汞 | 不得检出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3 | 总镉(以 Cd 计) | 0.0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4 | 总铬(以 Cr 计) | 0.5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5 | 六价铬(以 Cr +6计) | 0.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6 | 总砷(以 As 计) | 0.05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7 | 总铅(以 Pb 计) | 0.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8 | 总镍(以 Ni 计) | 0.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9 | 总铍(以 Be 计) | 0.005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0 | 总银(以 Ag 计) | 0.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1 | 总钒 (以 Va 计) | 1.0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2 | 总硒 (以 Se 计) | 0.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3 | 总钴 (以 Co 计) | 1.0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4 | 总锡 (以 Sn 计) | 5.0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5 | 总 α 放射性/(Bq/L) | 1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6 | 总 β 放射性/(Bq/L) | 10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17 | 苯并(a) 芘 | 0.00003 | 车间或生产设施污水排放口 |
序号 | 污染物控制项目 | 排放限值 |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| ||
一级标准 | 二级标准 | 三级标准 | |||
1 | pH(无量纲) | 6~9 | 6~9 | 6~9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 | 色度(稀释倍数) | 30 | 50 | 64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 | 溶解性总固体 (TDS) a | 2000 | 2000 | 20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 | 悬浮物(SS) | 20 | 30 | 4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 | 五日生化需氧量(BOD5) | 10 | 20 | 3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 | 化学需氧量(CODCr) | 50 | 60 | 5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 | 总有机碳 (TOC) | 15 | 20 | 15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 | 氨氮(NH3-N)b | 1.5(3) | 5(8) | 4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9 | 总氮(TN,以 N 计) b | 10(15) | 15(20) | 7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0 | 总磷(TP,以 P 计) | 0.3 | 0.5 | 8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1 | 石油类 | 1.0 | 3.0 | 1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2 | 动植物油 | 1.0 | 5.0 | 1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3 | 挥发酚 | 0.1 | 0.3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4 | 硫化物(以 S 计) | 0.5 | 1.0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5 | 氟化物(以 F 计) | 5.0 | 8.0 | 2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6 | 总氰化物(以 CN-计) | 0.1 | 0.2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7 |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(LAS) | 3.0 | 5.0 | 2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8 | 总铜(以 Cu 计) | 0.2 | 0.5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19 | 总锌(以 Zn 计) | 1.0 | 2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0 | 总铁(以 Fe 计) | 2.0 | 3.0 | 1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1 | 总锰(以 Mn 计) | 1.0 | 2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2 | 总钡(以 Ba 计) | 0.7 | 2.0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3 | 总锑(以 Sb 计) | 0.05 | 0.1 | 0.1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4 | 总铊(以 Tl 计) | 0.005 | 0.3 | 0.3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5 | 总硼 | 2.0 | 2.0 | 3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6 | 甲醛 | 0.5 | 1.5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7 | 甲醇 | 3.0 | 8.0 | 1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8 |
可吸附有机卤化物(AOX) (以 Cl 计) |
0.5 | 1.0 | 8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29 | 二氯甲烷 | 0.2 | 0.3 | 0.3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0 | 三氯甲烷 | 0.06 | 0.3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1 | 四氯化碳 | 0.002 | 0.02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2 | 三氯乙烯 | 0.07 | 0.3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3 | 四氯乙烯 | 0.04 | 0.1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4 | 1,2-二氯乙烷 | 0.03 | 0.05 | 1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5 | 苯系物总量 c | 1.2 | 1.5 | 2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6 | 苯 | 0.1 | 0.1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7 | 甲苯 | 0.1 | 0.2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序号 | 污染物控制项目 | 排放限值 |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| ||
一级标准 | 二级标准 | 三级标准 | |||
38 | 乙苯 | 0.4 | 0.4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39 | 1,2-二甲苯 | 0.2 | 0.2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0 | 1,3-二甲苯 | 0.2 | 0.2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1 | 1,4-二甲苯 | 0.2 | 0.2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2 | 异丙苯 | 0.4 | 0.6 | 0.6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3 | 苯乙烯 | 0.1 | 0.1 | 0.6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4 | 氯苯 | 0.05 | 0.1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5 | 1,2-二氯苯 | 0.4 | 0.4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6 | 1,4-二氯苯 | 0.4 | 0.4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7 | 三氯苯 | 0.2 | 0.4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8 | 对-硝基氯苯 | 0.5 | 0.5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49 | 2.4-二硝基氯苯 | 0.5 | 0.5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0 | 硝基苯类 | 1.0 | 2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1 | 苯胺类 | 0.5 | 1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2 | 苯胺 | 0.1 | 0.2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3 | 苯酚 | 0.3 | 0.3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4 | 间-甲酚 | 0.1 | 0.2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5 | 2,4-二氯酚 | 0.3 | 0.5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6 | 2,4,6-三氯酚 | 0.6 | 0.6 | 1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7 | 硝基酚 | 3.0 | 3.0 | 3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8 | 壬基酚 d | 不得检出 | 0.06 | 0.06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59 | 多环芳烃 | 0.02 | 0.05 | 0.0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0 |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| 0.2 | 0.2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1 |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| 0.3 | 0.3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2 | 乙腈 | 2.0 | 2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3 | 肼 | 0.05 | 0.05 | 0.0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4 | 水合肼 | 0.1 | 0.2 | 0.3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5 | 一甲基肼 | 0.1 | 0.1 | 0.1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6 | 偏二甲基肼 | 0.3 | 0.3 | 0.3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7 | 吡啶 | 0.5 | 1.0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8 | 二硫化碳 | 1.0 | 4.0 | 4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69 | 丁基黄原酸 | 0.005 | 0.05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0 | 乐果 | 不得检出 | 0.5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1 | 对硫磷 | 不得检出 | 0.05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2 | 甲基对硫磷 | 不得检出 | 0.2 | 2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3 | 马拉硫磷 | 不得检出 | 1.0 | 1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4 | 有机磷农药总量 e | 不得检出 | 0.5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5 |
五氯酚及五氯酚盐 (以五氯酚计) |
0.01 | 0.05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6 | 丙烯腈 | 1.0 | 1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7 | 丙烯醛 | 0.5 | 1.0 | 3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序号 | 污染物控制项目 | 排放限值 |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| ||
一级标准 | 二级标准 | 三级标准 | |||
78 | 氯化物 a | 200 | 250 | 8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79 | 二氧化氯 | 0.3 | 0.5 | 0.5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0 | 氯乙烯 | 0.05 | 0.05 | 0.1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1 | 三乙胺 | 5.0 | 5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2 | 二乙烯三胺 | 5.0 | 5.0 | 5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3 | 硫氰酸盐 | 3.0 | 3.0 | 3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4 | 总余氯(活性氯) | 0.5 | 0.5 | 8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5 | 粪大肠菌群(MPN/L) | 500 | 4000 | 1000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6 | 鱼类急性毒性(96hLC50) |
96 小时未 达半致死浓 度 |
/ | /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7 | 彩色显影剂 | 1.0 | 2.0 | 3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8 | 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 | 3.0 | 3.0 | 6.0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89 | 多氯联苯 f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90 | 滴滴涕 g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91 | 六六六 h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92 | 六氯代-1,3-环戊二烯 d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不得检出 | 单位污水总排放口 |
a 排海的排污单位除外; b 每年 11 月至次年 2 月执行括号内的排放限值; c 苯系物总量:指苯、甲苯、乙苯、二甲苯、异丙苯及苯乙烯的总和; d 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; e 有机磷农药指:二嗪磷、异稻瘟净、杀螟硫磷、水胺硫磷、稻丰散、杀扑磷、速灭磷、甲拌磷和溴硫 磷; f 标准限值为多氯联苯单体均不得检出; g 标准限值为滴滴涕单体均不得检出; h 标准限值为六六六单体均不得检出。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1 | 总汞 |
冷原子荧光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法 |
HJ/T 341 HJ 597 HJ 694 |
2 | 烷基汞 | 气相色谱法 | GB/T 14204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3 | 总镉 |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/T 7475 HJ 700 HJ 776 |
4 | 总铬 |
高锰酸钾氧化-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 7466 HJ 700 HJ 757 HJ 776 |
5 | 六价铬 |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| GB 7467 |
6 | 总砷 |
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 7485 HJ 694 HJ 700 HJ 776 |
7 | 总铅 |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 7475 HJ 700 HJ 776 |
8 | 总镍 |
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/T 11912 HJ 700 HJ 776 |
9 | 总铍 |
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|
HJ/T 59 HJ 700 |
10 | 总银 |
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,5-Br2-PADAP 分光光度法 镉试剂 2B 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 11907 HJ 489 HJ 490 HJ 700 HJ 776 |
11 | 总钒 |
钽试剂(BPHA)萃取分光光度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/T 15503 HJ 673 HJ 700 HJ 776 |
12 | 总硒 |
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3,3' -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 |
GB/T 15505 HJ 694 HJ 700 HJ 776 HJ 811 |
13 | 总钴 |
5-氯-2-(吡啶偶氮)-1,3-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HJ 550 HJ 700 HJ 776 |
14 | 总锡 |
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附录 A HJ 700 HJ 776 |
15 | 总 α 放射性 | 厚源法 | HJ 898 |
16 | 总 β 放射性 |
厚源法 17 |
HJ 899 苯并(a)芘 |
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| HJ 478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18 | pH 值 | 玻璃电极法 | GB 6920 |
19 | 色度 | 稀释倍数法 | GB 11903 |
20 | 溶解性总固体(TDS) | 重量法 | CJ/T 51 |
21 | 悬浮物(SS) | 重量法 | GB 11901 |
22 | 五日生化需氧量(BOD5) | 稀释与接种法 | HJ 505 |
23 | 化学需氧量(CODCr) |
高氯高氨废水 氯离子校正法 氯气校正法(氯化物高于 1000mg/L) 高氯废水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重铬酸盐法 分光光度法 |
GB/T 31195 HJ/T 70 HJ/T 132 HJ/T 399 HJ 828 附录 B |
24 | 总有机碳(TOC) | 燃烧氧化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| HJ 501 |
25 | 氨氮(NH3-N) |
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蒸馏中和滴定法 连续流动-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|
HJ 535 HJ 536 HJ 537 HJ 665 HJ 666 |
26 | 总氮(TN, 以 N 计) |
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连续流动-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|
HJ 636 HJ 667 HJ 668 |
27 | 总磷(TP, 以 P 计) |
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连续流动-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
GB 11893 HJ 670 HJ 671 |
28 | 石油类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 HJ 637 |
29 | 动植物油 | 红外分光光度法 | HJ 637 |
30 | 挥发酚 |
溴化容量法 4-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
HJ 502 HJ 503 HJ 825 |
31 | 硫化物 |
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碘量法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流动注射-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
GB/T 16489 HJ/T 60 HJ/T 200 HJ 824 |
32 | 氟化物 |
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色谱法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|
GB 7484 HJ 84 HJ 487 HJ 488 |
33 | 总氰化物 |
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真空检测管-电子比色法 流动注射-分光光度法 |
HJ 484 HJ 659 HJ 823 |
34 |
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(LAS) |
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-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|
GB 7494 HJ 826 |
35 | 总铜 |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|
GB/T 7475 HJ 485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2, 9-二甲基-1,10-菲啰啉续表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HJ 486 HJ 700 HJ 776 |
||
36 | 总锌 |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/T 7475 HJ 700 HJ 776 |
37 | 总锰 |
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/T 11911 HJ/T 344 HJ 700 HJ 776 |
38 | 总钡 |
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|
HJ 603 HJ 700 HJ 776 HJ 602 |
39 | 总锑 |
原子荧光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HJ 694 HJ 700 HJ 776 |
40 | 总铊 |
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|
HJ 748 HJ 700 |
41 | 总铁 |
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(试行)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GB/T 11911 HJ/ T 345 HJ 700 HJ 776 |
42 | 总硼 |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|
HJ 700 HJ 776 |
43 | 甲醛 |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| HJ 601 |
44 | 甲醇 | 顶空/气相色谱法 | HJ 895 |
45 |
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(AOX) (以 Cl 计) |
微库仑法 离子色谱法 46 |
GB/T 15959 HJ/T 83 二氯甲烷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||
47 | 三氯甲烷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48 | 四氯化碳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49 | 三氯乙烯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0 HJ 639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86 HJ 810 |
||
50 | 四氯乙烯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1 | 1,2-二氯乙烷 |
顶空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2 | 苯系物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3 | 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4 | 甲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5 | 乙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6 | 1,2-二甲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7 | 1,3-二甲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8 | 1,4-二甲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59 | 异丙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 11890 HJ 639 HJ 686 HJ 810 |
60 | 苯乙烯 | 气相色谱法 | GB 11890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39 HJ 686 HJ 810 |
||
61 | 氯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-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1 HJ 639 HJ/T 74 HJ 810 |
62 | 1,2-二氯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1 HJ 639 HJ 810 |
63 | 1,4-二氯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1 HJ 639 HJ 810 |
64 | 三氯苯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21 HJ 639 HJ 699 HJ 810 |
65 | 对-硝基氯苯 |
液液萃取/固相萃取-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648 HJ 716 |
66 | 2.4-二硝基氯苯 |
液液萃取/固相萃取-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48 HJ 716 |
67 | 硝基苯类 |
气相色谱法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-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592 HJ 648 HJ 716 |
68 | 苯胺类 |
N-(1-萘基)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GB/T 11889 HJ 822 |
69 | 苯胺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 HJ 822 |
70 | 苯酚 |
液液萃取/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76 HJ 744 |
71 | 间-甲酚 |
液液萃取/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76 HJ 744 |
72 | 2,4 -二氯酚 |
液液萃取/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76 HJ 744 |
73 | 2,4,6 -三氯酚 |
液液萃取/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76 HJ 744 |
74 | 硝基酚 |
液液萃取/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76 HJ 744 |
75 | 多环芳烃 |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| HJ 478 |
76 |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| 液相色谱法 | HJ/T 72 |
77 |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|
液相色谱法 78 |
HJ/T 72 乙腈 |
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直接进样/气相色谱法 |
HJ 788 HJ 789 |
序号 | 控制项目 | 测定方法 | 方法来源 |
79 | 肼 |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| HJ 674 |
80 | 水合肼 |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| HJ 674 |
81 | 一甲基肼 |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| HJ 674 |
82 | 偏二甲基肼 | 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| GB/T 14376 |
83 | 吡啶 | 气相色谱法 | GB/T 14672 |
84 | 二硫化碳 | 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| GB/T 15504 |
85 | 丁基黄原酸 |
紫外分光光度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756 HJ 896 |
86 | 乐果 | 气相色谱法 | GB 13192 |
87 | 甲基对硫磷 | 气相色谱法 | GB 13192 |
88 | 马拉硫磷 | 气相色谱法 | GB 13192 |
89 | 对硫磷 | 气相色谱法 | GB 13192 |
90 | 有机磷农药总量 | 气相色谱法 | GB/T 14552 |
91 |
五氯酚及五氯酚盐 (以五氯酚计) |
藏红 T 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|
GB 9803 HJ 591 |
92 | 丙烯腈 |
气相色谱法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|
HJ/T 73 HJ 806 |
93 | 丙烯醛 | 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法 | HJ 806 |
94 | 总余氯(活性氯) |
N, N-二乙基-1, 4-苯二胺滴定法 N, N-二乙基-1, 4-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|
HJ 585 HJ 586 |
95 | 粪大肠菌群(MPN/L) |
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纸片快速法 |
HJ/T 347 HJ 755 |
96 | 鱼类急性毒性 |
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|
GB/T 13267 GB/T 21814 |
97 | 氯化物 |
硝酸银滴定法 离子色谱法 硝酸汞滴定法(试行) |
GB/T 11896 HJ/T 84 HJ/T 343 |
98 | 二氧化氯 | 连续滴定碘量法 | HJ 551 |
99 | 氯乙烯 |
吹扫捕集/气相色谱-质谱法 顶空/气相色谱-质谱法 |
HJ 639 HJ 810 |
100 | 三乙胺 | 溴酚蓝分光光度法 | GB/T 14377 |
101 | 二乙烯三胺 | 水杨醛分光光度法 | GB/T 14378 |
102 | 硫氰酸盐 | 异烟酸-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| GB/T 13897 |
103 | 彩色显影剂 | 169 成色剂分光光度法(暂行) | HJ 595 |
104 | 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 | 碘-淀粉分光光度法(暂行) | HJ 594 |
105 | 多氯联苯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 HJ 715 |
106 | 滴滴涕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 HJ 699 |
107 | 六六六 | 气相色谱-质谱法 | HJ 699 |
锡标准使用液(A.4.2)加入体积(mL) | 0.00 | 1.00 | 2.00 | 3.00 | 4.00 | 5.00 |
工作标准溶液浓度(mg/L) | 0.000 | 0.060 | 0.120 | 0.180 | 0.240 | 0.300 |
元素 | 波长 (nm) | 灯电流 (mA) | 光谱通常 (nm) | 载气 |
锡 | 286.3 | 10 | 0.4 | 氩气 |
阶段 | 温度 (℃) | 时间 (s) |
干燥 | 80~120 | 20 |
灰化 | 400~400 | 10 |
原子化 | 2700~2700 | 5 |
清洗 | 2800~2800 | 3 |
测量数 |
平均值 mg/L |
标准偏差 mg/L |
相对标准偏差 (%) |
加标回收率 (%) |
6 | 0.180 | 0.011 | 6.1 | 92.4 |
联系电话:021-61282078 13917881528
公司邮箱:13917881528@163.com 邮政编码:201108